大连话和东北话中混入的日语、俄语词汇
大连话(属于胶辽官话)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确实吸收了一些来自日语、俄语的词汇。以下是一些例子,请注意其中一些词汇可能在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或标准普通话中也有使用,但它们在大连的日常口语中尤为常见或有特定渊源。
(以下词汇尽量用普通话标音,大连话的实际发音可能有细微差别)
来自日语的词汇
日本曾长期占领大连(1905-1945),日语的影响更为深远,很多词汇已经融入普通话,但在大连话中可能保留得更自然或更早被使用。
- 晚霞子
- 源自:日语
ワイシャツ
,源自英语 white shirt. - 意思:衬衫。
- 源自:日语
- 瓦斯 (wǎsī) / 嘎斯
- 源自:日语
ガス
(gasu),本身是英语 gas 的音译。 - 意思:煤气。这个词在全国都很普遍,但源头是日语。
- 源自:日语
- 便所 (biànsuǒ)
- 源自:日语
便所
(benjo) - 意思:厕所,洗手间。现在年轻人可能用得少了,但老一辈常用。
- 源自:日语
- 马葫芦 (mǎhúlu)
- 源自:一说来自日语
マンホール
(manhōru),即英语 manhole 的音译。与俄语来源说并存。 - 意思:下水道井盖。
- 源自:一说来自日语
- 榻榻米 (tātāmi)
- 源自:日语
畳
(tatami) - 意思:榻榻米。在大连因历史原因日式建筑多,这个词很早就被使用。
- 源自:日语
- 人气 (rénqì)
- 源自:日语
人気
(ninki) - 意思:受欢迎的程度。虽然现在普通话也广泛使用,但其流行受到日语影响。
- 源自:日语
- 料理 (liàolǐ)
- 源自:日语
料理
(ryōri) - 意思:菜肴,烹饪。普通话也用,但用法受日语影响很大。
- 源自:日语
- 便当 (biàndāng)
- 源自:日语
弁当
(bentō) - 意思:盒饭。
- 源自:日语
- 八蛸(Bā shāo)
- 源自:
八蛸
(たこ) - 意思:章鱼
- 源自:
- 磨叽
- 来源于日语的“もち(mochi)”,意思是年糕。
- 瞎掰
- 就是日语中的“喋る(しゃべる)”这个词读作(syaberu)(syabe),东北人取日语音译,把日语syabe读作“瞎掰”,日语中也是胡说八道、浪费时间的意思
- 出荷 (chūhuò)
- 源自:日语
出荷
(shukka) - 意思:(工厂、仓库)发货,出货。在一些企业语境中可能听到。
- 源自:日语
- 杠杠滴
- 是来自日语中“がんがん(gangan)”,发音和意思都一样,都是通过拟声词,表示“很厉害”的意思。
- 抠抠搜搜
- 意思是指不大方、偷偷摸摸,这个词在日语里面,是こそこそ,读kosokoso,语音和东北方言相同,意思也一样,是小气吝啬的意思。
- (某些用法上的)大丈夫 (dàzhàngfu/dàzhàngfū)
- 源自:日语
大丈夫
(daijōbu) - 意思:在特定语境下,可能受日语影响,带有“没关系”、“不要紧”的意思,而非中文传统“伟丈夫”之意。但需注意区分。
- 源自:日语
- 有些地区的东北话会将糕点、点心读作“咖细,“咖细”读kǎxi,这个词,也来自于日语词汇“菓子(かし)”读作(kashi),意思是点心、糕点、糖果。
来自俄语的词汇
俄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租借旅顺、大连,对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 列巴 (liěba)
- 源自:俄语
хлеб
(khleb) - 意思:面包,特指俄式或欧式的大面包。这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俄语借词。
- 源自:俄语
- 苏波 (sūbō)
- 源自:俄语
суп
(sup) - 意思:汤,尤指西式浓汤、菜汤。
- 源自:俄语
- 马葫芦 (mǎhúlu)
- 源自:可能有多种说法,一说源自俄语对“井盖”或“下水道口”的称呼,但具体俄语词不确定,也有说源自日语。在大连极为常用。
- 意思:下水道井盖。
- 戈 (gē)
- 源自:俄语
грамм
(gramm) - 意思:克(重量单位)。在市场上可能还会听到老一辈人使用,如“来一百戈”。
- 源自:俄语
- 韦德罗 (wéidéluó)
- 源自:俄语
ведро
(vedro) - 意思:水桶。这个词现在用得相对较少了。
- 源自:俄语
- 布拉吉
- 意思:裙子
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借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词的来源可能有争议(如“马葫芦”),有些词已经完全融入了现代汉语,成为了标准普通话的一部分。上面列出的是在大连话中相对常见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