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也分“高低贵贱”?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为许多事物赋予等级和地位,语言也不例外。尽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所有语言在表达复杂思想和情感方面都是平等且具备完整功能的,但历史上和文化上的某些因素,却可能导致我们对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内不同词汇产生“高低贵贱”的感知。这种感知并非源于语言本身的优劣,而是社会权力、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的产物。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英语中动物名称与肉类名称的差异,这深刻反映了历史上的社会阶层分化和语言影响。
诺曼征服的遗产:肉类词汇的双重性
公元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建立了诺曼王朝。此后数百年间,英格兰的统治阶级是讲诺曼法语的征服者,而底层民众则继续使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这种社会分层在语言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体现在食物词汇上。
当时,饲养动物的农民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用古英语称呼活着的动物。而享用这些动物烹饪而成的肉食的,往往是讲法语的诺曼贵族。因此,英语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活体动物的名称源自古英语,而其肉类的名称则源自法语。
例如:
- 牛 (cow):源自古英语。但牛肉 (beef) 却源自古法语的 boeuf。
- 猪 (pig):源自古英语。但猪肉 (pork) 则源自古法语的 porc。
- 羊 (sheep):源自古英语。但羊肉 (mutton) 源自古法语的 mouton。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英语中“lamb”通常指小羊肉,而“mutton”多指老羊肉,不过在美国,“lamb”可以统称所有羊肉。
- 鹿 (deer):源自古英语。但鹿肉 (venison) 则源自拉丁文 venari(意为“追猎”)经由古法语 venesun 演变而来,最初指任何野味,后来才特指鹿肉。这同样反映了狩猎和食用野味是贵族的特权。
这种词汇的双重性,直观地揭示了诺曼征服后英格兰社会内部的阶级差异——“高贵”的法语词汇与贵族的餐桌联系在一起,而“普通”的古英语词汇则与农民的日常劳作相连。
超越餐桌:语言中的权力与文化影响
诺曼征服带来的法语影响远不止食物词汇。在政治、法律、宗教、军事和艺术等领域,大量法语词汇涌入英语,取代了原有的古英语表达,或为其赋予了更“高级”的含义。例如:
- 政府 (government)、议会 (parliament)、司法 (justice) 等政治法律词汇多源自法语。
- 军队 (army)、士兵 (soldier)、敌人 (enemy) 等军事词汇也深受法语影响。
- 许多抽象概念和知识性词汇也带有法语或拉丁语的印记,被认为更正式、更文雅。
这种现象并非英语独有。在其他语言中,当一种语言因政治、经济或文化上的优势地位而影响另一种语言时,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借用”和“地位感知”。例如,在当代,随着英语在全球的强势地位,许多科技、商业和流行文化领域的英语词汇被其他语言吸收,并可能被赋予现代、国际化的“光环”。
解构“高低贵贱”:语言的本质平等
然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语言上的“高低贵贱”完全是社会和历史的建构。没有哪种语言天生就比另一种更“高级”或更“低贱”。所有的语言都拥有独特的语法结构、词汇系统和表达方式,能够承载其使用者文化的精髓,并有效传递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正如评论所指出,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与生俱来的优点和弱点”。英语中法语词汇的融入,虽然反映了历史上的征服与阶级差异,但最终也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达力,使其成为一种兼具日耳曼语族和罗曼语族特点的独特语言。
认识到语言“高低贵贱”的社会构建本质,有助于我们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每一种语言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值得被尊重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