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mark

那种叫Privateer的船跟Private有啥关系?

很多历史游戏(如《文明》)里都有叫Privateer的船,只是隐隐觉得跟Private这个词很像。直到在美国东北部学习了些历史,才知道,确实和Private有关。

简单来说,Privateer 的字面意思就是“私人武装船只”,它源于一个描述其法律地位的核心短语——“私人委托”(Private Commission)。

这个词的诞生和演变,与大航海时代的国家间竞争、战争和海盗行为紧密相连。

核心概念 - “私掠许可”

要理解 Privateer,首先要理解 “私掠许可证”(Letter of Marque and Reprisal) 这个概念。

  • 这是什么?:这是一种由国家政府颁发的官方书面授权
  • 授权给谁?:授权给私人船主
  • 授权他们做什么?:授权他们在战争时期,合法地攻击、掠夺敌国的商船
  • 为什么合法?:因为他们是奉了自己国家的命令。从法律上讲,他们的行为不是“海盗行为”(piracy),而是被认可的战争行为。

从“私人委托”到“私掠船”

Privateer 这个词正是在17世纪中叶,为了描述这种独特的“合法海盗”而出现的。

它的诞生过程如下:

  1. 核心短语: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基于一份“私人委托/授权” (a private commission)。
  2. 早期形式: 在这个词固定下来之前,人们可能会用更长的描述性短语来称呼他们,比如 "a captain with a private commission" (一个持有私人委任的船长)。
  3. 词语的创造: 英语非常擅长创造新词。人们将 Private (私人的) 这个词,加上了一个在当时表示“从事...活动的人/物”的后缀 -eer (这个后缀源于法语,比如 musketeer - 火枪手,engineer - 工程师)。
  4. 最终形态: Private + -eer → Privateer

这个新创造的词,一词双关,可以指代两个紧密相关的东西:

  • 指船 (The Ship):一艘被政府授权进行私掠活动的私人武装船只。这是它最原始、最主要的含义。
  • 指人 (The Person):在这艘船上服役的船长或船员

Privateer vs. Pirate (私掠船 vs. 海盗)

这是理解 Privateer 这个词的关键。它们虽然都抢船,但法律地位和动机完全不同。

特征 Privateer (私掠船员) Pirate (海盗)
法律地位 合法 (持有政府颁发的私掠许可证) 非法 (全人类的公敌,hostis humani generis)
效忠对象 效忠于一个国家 只效忠于自己和自己的船员
攻击目标 只能攻击敌国船只 (在战争时期) 攻击任何国家的任何船只 (无论和平还是战争时期)
战利品处理 掠夺的货物需要经过**官方的海事法庭(Admiralty court)**进行审判和分配,政府会从中抽成。 掠夺的货物完全归海盗自己所有。
被俘后的待遇 如果被敌国俘虏,他们应被视为战俘(Prisoner of War),享有相应待遇。 如果被任何国家俘虏,他们通常会被直接处以绞刑

历史上的作用

从16世纪到19世纪,Privateer 在各大海洋强国的海军战略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 廉价的海军补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授权私掠船比自己建造和维护一支庞大的海军要便宜得多。这是一种“外包”的海上骚扰战术。
  • 经济打击:私掠船可以有效地破坏敌国的海上贸易,削弱其经济实力。
  • 著名例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就是最著名的私掠船长之一。在英国人眼中,他是英雄;但在西班牙人眼中,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海盗。

美国独立战争 (American Revolution, 1775-1783)

这是美国私掠船最活跃、也最关键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允许?—— 因为别无选择

  1. 海军力量的极度悬殊 (Naval Disparity)

    • 英国方面: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专业、最强大的皇家海军(Royal Navy),控制着大西洋。
    • 美国方面:战争之初,十三个殖民地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海军。他们建立的“大陆海军”(Continental Navy)规模极小,船只少、装备差,根本无法与英国皇家海军正面抗衡。
  2. “非对称战争”的必然选择 (A Necessity of Asymmetric Warfare)

    • 面对强大的敌人,弱小的一方必须采取“非对称”的战术。华盛顿的大陆军在陆地上骚扰英军,而美国需要一支力量在海上做同样的事情。
    • 私掠船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大陆会议(Continental Congress)意识到,他们无法快速建立一支能与英国抗衡的舰队,但他们可以**“外包”海上战争**。
  3. 经济与战略的双重目的

    • 打击英国经济:英国是一个依赖海上贸易的帝国。美国私掠船的主要目标不是英国的战舰,而是其脆弱的商船。通过不断捕获英国商船,可以严重破坏其经济,提高其战争成本,并动摇其国内继续战争的意愿。
    • 获取急需物资:被捕获的英国商船上装满了武器、弹药、衣物和各种补给品。这些物资对于物资匮乏的大陆军来说,是雪中送炭。很多时候,美国私掠船扮演了“海上后勤大队”的角色。
    • 激励个人参与:政府通过颁发“私掠许可证”(Letter of Marque),将战争的利益与个人财富直接挂钩。对于那些有船的商人、船长和水手来说,成为私掠船员是一次爱国主义和发财致富相结合的绝佳机会,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参战热情。

效果如何?

  • 极其成功。据估计,在独立战争期间,有超过2000艘美国私掠船投入战斗,他们捕获了数千艘英国商船。
  • 他们的活动范围遍布大西洋,甚至深入英国本土的沿海地区,给英国的航运业和保险业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损失,是迫使英国最终走上谈判桌的重要因素之一。

1812年战争 (War of 1812, 1812-1815)

这场被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的冲突,再次见证了美国私掠船的辉煌。

为什么再次允许?—— 历史经验的成功复制

  1. 海军差距依然存在

    • 虽然美国海军此时已经比独立战争时期强大得多(拥有像“宪法号”这样的明星战舰),但与庞大的英国皇家海军相比,仍然处于绝对劣势。
    • 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美国海军的正规战舰负责打一些漂亮的单挑,而骚扰英国全球贸易的重任,再次落到了私掠船的肩上。
  2. 打破英国海上封锁

    • 战争期间,英国对美国东海岸实行了严密的海上封锁。私掠船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突破封锁,深入大洋,继续打击英国商船。
    • 当时来自巴尔的摩、被称为“巴尔的摩快船”(Baltimore Clipper)的一种快速帆船,成为了私掠船的理想船型。

效果如何? 同样非常成功。美国私掠船在1812年战争中再次捕获了上千艘英国商船,其活动范围远至印度洋和太平洋,给英国的全球商业网络造成了沉重打击。

为什么后来不再允许了?

进入19世纪中叶后,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变化,私掠行为逐渐被废止。

  1. 《巴黎海战宣言》(1856 Paris Declaration Respecting Maritime Law)

    • 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欧洲主要大国签署了这项宣言,正式废除了私掠行为。他们认为私掠行为难以控制,与现代“文明”的战争规则不符。
    • 美国当时并未签署该宣言,保留了在战争时期使用私掠船的权利。
  2. 美国内战 (American Civil War, 1861-1865)

    • 这是美国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私掠船(主要是由南方邦联授权)。
  3. 技术的进步

    • 蒸汽动力战舰的出现,使得帆船时代的私掠船在军事上变得过时。
    • 现代国家有能力维持一支强大的常备海军,不再需要依赖“外包”的私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