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语言中动词的差异
动词(Verb)是句子的核心,通常表示动作、发生、存在或状态。尽管基本功能相似,但动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形态、用法和需要标记的语法信息差异巨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差异点,并附有不同语言的例子:
1. 时态 (Tense) 与体 (Aspect)
- 
时态 通常指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过去、现在、将来)。
 - 
体 则描述动作的内部时间结构,如是否完成、是否正在进行、是否是习惯性动作等。 不同语言标记时态和体的方式以及区分的细致程度不同。
 - 
英语 (English): 使用助动词 (
be,have,will) 和动词屈折 (-ed,-ing) 来组合表达时态和体。区分现在、过去、将来,以及简单体、进行体、完成体、完成进行体。I **eat**.(现在简单体 - 习惯)I **am eating**.(现在进行体 - 正在进行)I **ate**.(过去简单体)I **have eaten**.(现在完成体 - 已完成,与现在相关)I **will eat**.(将来简单体)
 - 
俄语 (Russian): “体” (Perfective vs. Imperfective) 是动词系统的核心。许多动词成对出现(完成体/未完成体),通过前缀或词干变化区分。时态相对简单(现在、过去、将来)。
Я **читал** книгу.(Ya chital knigu.- 我**曾读/正在读(过程)**这本书 - 未完成体过去时)Я **прочитал** книгу.(Ya prochital knigu.- 我读完了这本书 - 完成体过去时)- 未完成体有现在、过去、将来时;完成体只有过去、将来时(完成体的将来时形式表示一次性完成的未来动作)。
 
 - 
汉语 (Chinese): 动词本身几乎没有形态变化。时态和体主要通过 助词/语气词(如
了,着,过)和 时间副词(昨天、正在、将要)以及上下文来表示。我吃饭**了**。(表示完成或变化)我**正在**吃饭。(表示进行)我吃**过**饭。(表示经历)
 - 
日语 (Japanese) / 韩语 (Korean): 通过在动词词干后添加不同的 词尾/后缀 来精细地表达时态、体以及其他语法信息。
- 日语: 
食べる(taberu- 吃/将吃),食べた(tabeta- 吃了),食べている(tabete iru- 正在吃),食べます(tabemasu- 礼貌现在/将来) - 韩语: 
먹다(meokda- 吃),먹었다(meogeotda- 吃了),먹고 있다(meokgo itda- 正在吃),먹어요(meogeoyo- 非格式体尊敬现在/将来) 
 - 日语: 
 
2. 人称 (Person) 与 数 (Number) 的一致性
指动词形式是否需要根据主语是第几人称(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和单数/复数进行变化。
- 西班牙语 (Spanish) / 法语 (French) / 俄语 (Russian) / 德语 (German): 动词需要根据主语的人称和数进行 严格的屈折变化 (Conjugation)。每个组合通常都有独特的动词形式。
- 西班牙语 (comer - 吃): 
yo com**o**(我吃),tú com**es**(你吃),él com**e**(他吃),nosotros com**emos**(我们吃),ellos com**en**(他们吃) - 俄语 (читать - 读): 
я чита**ю**(我读),ты чита**ешь**(你读),он чита**ет**(他读),мы чита**ем**(我们读),они чита**ют**(他们读) 
 - 西班牙语 (comer - 吃): 
 - 英语 (English): 屈折变化已极大简化。主要只在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加 
-s。I eat,you eat,we eat,they eatvs.he/she/it **eats**- 过去时形式对所有人称通常一致 (
I ate,you ate,he ate...) 
 - 日语 (Japanese) / 韩语 (Korean) / 汉语 (Chinese): 动词形式 完全不 根据主语的人称或数发生变化。
- 日语: 
私**が**食べる,あなた**が**食べる,彼**が**食べる(动词食べる不变) - 韩语: 
내**가** 먹다,너**가** 먹다,그**가** 먹다(动词먹다不变,但会根据尊敬程度等变化词尾) - 汉语: 
我吃,你吃,他吃,我们吃(动词吃不变) 
 - 日语: 
 
3. 语态 (Voice)
主要指主动语态(主语执行动作)和被动语态(主语承受动作)的表达方式。
- 英语 (English): 被动语态由 
be + 过去分词构成。The cat **chased** the mouse.(主动)The mouse **was chased** by the cat.(被动)
 - 德语 (German): 被动语态由 
werden + 过去分词(过程被动) 或sein + 过去分词(状态被动) 构成。 - 日语 (Japanese): 被动语态通常通过给动词词干添加被动助动词 
-(r)areru来实现。猫が鼠を**追いかけた**。(Neko ga nezumi o **oikaketa**.- 猫追了老鼠。 - 主动)鼠が猫に**追いかけられた**。(Nezumi ga neko ni **oikakerareta**.- 老鼠被猫追了。 - 被动)
 - 韩语 (Korean): 被动语态可以通过特定被动词缀 (
-이/히/리/기-) 或使用-아/어지다或되다等结构。 - 汉语 (Chinese): 被动语态主要通过介词 
被、叫、让等引入施动者,动词本身不变。猫抓了老鼠。(主动)老鼠**被**猫抓了。(被动)
 
4. 语气 (Mood / Modality)
表达说话人对所述内容的态度或看法,如陈述事实、命令、请求、假设、可能性、必要性等。
- 陈述语气 (Indicative): 描述事实或被认为是事实的情况。(大多数语言都有)
 - 虚拟语气 (Subjunctive): 表达愿望、假设、怀疑、情感或非现实情况。在罗曼语族 (西班牙语、法语等) 中非常发达和常用,动词有专门的虚拟式变位。在英语中保留较少,形式常与过去时或原型相同(如 
If I **were** you...)。- 西班牙语: 
Espero que **vengas**.(我希望你来。 -vengas是venir的虚拟式现在时) 
 - 西班牙语: 
 - 祈使语气 (Imperative): 用于发出命令或请求。动词通常有专门的祈使形式。
- 英语: 
**Go**! - 日语: 
行け(ike- 非敬语),行きなさい(ikinasai- 较柔和),行ってください(itte kudasai- 敬语请求) 
 - 英语: 
 - 条件语气 (Conditional): 表达在某种条件下会发生的事情。英语常用 
would + 动词原形。 - 情态动词/助动词 (Modal Verbs): 许多语言使用情态动词(如英语的 
can,must,should,may)或类似的助动词/词缀来表达可能性、必要性、允许性等。 
5. 敬语/礼貌等级 (Politeness Levels / Honorifics)
在某些语言中,动词的形式需要根据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及谈话中提到的人物的社会关系、年龄、地位等进行变化,以表达不同程度的尊敬或谦逊。
- 日语 (Japanese): 敬语体系非常发达。
- 丁寧語 (Teineigo - 礼貌语): 使用 
ます(masu) 形结尾。食べます(tabemasu) vs.食べる(taberu)
 - 尊敬語 (Sonkeigo - 尊敬语): 抬高对方或第三方的动作,使用特殊动词或 
お + 动词ます形 + になる/-(r)areru。召し上がる(meshiagaru- 吃/喝的尊敬语) vs.食べるいらっしゃる(irassharu- 来/去/在的尊敬语) vs.来る/行く/いる
 - 謙譲語 (Kenjōgo - 自谦语): 降低自己(或己方)的动作,以抬高对方,使用特殊动词或 
お + 动词ます形 + する。いただく(itadaku- 吃/喝/收到的自谦语) vs.食べる/飲む/もらう参る(mairu- 来/去的自谦语) vs.来る/行く
 
 - 丁寧語 (Teineigo - 礼貌语): 使用 
 - 韩语 (Korean): 也有发达的敬语体系。
- 不同语体 (Speech Levels): 使用不同的终结词尾,如格式体尊敬阶 (
-(스)ㅂ니다) vs. 非格式体尊敬阶 (-아요/어요) vs. 非敬语 (-아/어)。 - 主体尊敬词尾 
-(으)시-: 加入动词/形容词词干表示对主语的尊敬。 - 特殊敬语词汇: 
계시다(在),주무시다(睡),드시다(吃) 等。 
 - 不同语体 (Speech Levels): 使用不同的终结词尾,如格式体尊敬阶 (
 - 英语 / 汉语: 主要通过选择更礼貌的词汇(
Could you...?vs.Can you...?)、称谓、语气语调等方式表达礼貌,动词本身几乎不为此变化。 
6. 动词的分类 (Verb Classes)
- 及物 (Transitive) vs. 不及物 (Intransitive): 是否需要带宾语。
 - 规则 (Regular) vs. 不规则 (Irregular): 屈折变化是否遵循一般规则。英语的不规则动词(
go-went-gone,eat-ate-eaten)是典型例子。 - 动态 (Dynamic) vs. 静态 (Stative): 表示动作 vs. 表示状态。静态动词通常不能用于进行体(如英语的 
know,believe)。 
总结
动词是语言语法复杂性的集中体现。不同语言在如何通过动词标记 时间、完成度、执行者信息、语气态度、社会关系 等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多样性。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把握不同语言的核心运作机制至关重要。从高度屈折的语言到几乎没有屈折的语言,再到通过丰富后缀表达信息的黏着语,动词系统的差异构成了语言类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